中戏歌剧班大四一年的纪录。影片完成至今已5年,影片中的帅哥美女们好像还没有谁混出头的。娱乐圈太光鲜,以致最近被严打了。但严打归严打,削尖脑袋往里钻的鲜肉仍是前仆后继。成名之路,是背景、才华、个性、运气等合力之下的小概率事件。
谈到青春和梦想,留给大多数人的往往是眼泪。
人生真是难以捉摸~~最有明星气质的陈蕾退居幕后,只在片中露了几脸的曾泳醍现在是最火的明星,真是让人唏嘘
去查排演指导JasperGrant的履历,最大的亮点也就这部纪录片了。倒是在他个人网站的友人安利版面看到JonathanGroff的一句"...notonlydidheKILLitinperformance,Ialwaysknewhehadmybackmusicallyandemotionally.Andhe'scute."直男们,百老汇对你们来说真的太难了。
成名之路:如何在竞争惨烈的演艺界中生存:https://v.qq.com/x/page/w0025g752sy.html——“十万个为什么”从此又增加了一个:通过手机豆瓣APP《成名之路》条目的播放源跳转到腾讯视频VIP免费观看时却是「该内容不可观看…数据获取失败…」的页面,反复点击重试依然不行;于是打开电脑在网页版《成名之路》条目在哪儿看这部电影点击腾讯视频却可以成功播放,于是就将其链接发微信,一番操作,最后成功用手机腾讯视频APP看完。我都不晓得为何会出现如此事故?-2022.10.16→2022.10.18:写观影记录时又用手机豆瓣APP试了下,一开始又跳转到腾讯视频APP冒出「该内容不可观看…」的页面,没想到随后立马自动刷新直接能播放了。我又不晓得为何会出现如此情况?
三年后,5个人的生活突然出现的时候,感触。一个组了乐队,还在等待机会;一个留校当老师,准备去美国进修音乐剧;一个还在炒股,但还在热爱演戏;一个解除了婚约,靠卖山寨包贴补家用,转做制作人;只有一个还活跃在银幕上。尤其是当时最意气风发的女孩,她最早放弃了演戏。张潇给我的印象很深,因为他的舞台表现力真挺好,但他好像并没有那么热衷于演那个主角,后来一看他那么大房子,好像明白了什么。也挺好的,家庭给的他是一定的底气和不急不缓的步调。
很有诚意的一部作品
中戏(音乐剧专业?)毕业班通过竞争参演fame音乐剧,展现这个行业在毕业生的缩影。你当时有激情努力用心了,但不一定转化为最好的fame,还需要外貌、机遇、人缘、财力。一个班最接近成功的也就a组女主瑶瑶,参演没啥名气的电视剧。本纪录片女主,看着最有激情的女生,后来主业是卖包。不过三年都过了,大家想入戏出名的激情还是有残留的。
看这部有一种重温《人生七年》的感觉。音乐剧演员在国内要想成名必须转行,这不仅仅是由于国内与西方经济政治社会普及方面的差距,而是最根本的文化差异。很棒,尤其是剪辑。不黑不浮,导演很讨巧,观众从几位身份各异的学生采访中,可以感受到圈内的无常,然而这一切只是感受,并没有刻意强化。
独生子女一代很到位的描绘,展现在fame的大背景下,把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和冲突,年轻的那种冲劲、缺点、浮躁、专注、努力与迷茫都表现出来,几个人物故事看得津津有味。
7.5呼哈
题材之外,剪辑真他妈的太重要啦
选了个好题,但是在论述上流于肤浅了。一方面是浪费,一方面是纪录片选对题就是成功的一半的又一次注解。
3.5戏里戏外的青春物语,背后还配搭了行业现状。既是拍北京中戏毕业大戏的排练过程,也是一个巨大的互文空间,透视多重社会问题。角色塑造很鲜明,渐渐每个人的内心都露出来了,有点一代人集体自我旁观式的写照意味。
来stanford放映的。反映的80后状态基本真实。世故又幼稚,理智又偏激,部分的急功近利,部分的自我定位模糊,部分的家庭责任感扭曲,部分的不撞南墙不回头。定位在这些人上的纪录片其实不多,期待有更好的新作。
年轻时总是会迷茫、躁动,又充满期待,尤其是是在十年后看到,现在即是那时期待的未来。有几个人能活成了自己期待的样子
一将功成万骨枯啊!这届中戏其实算混得不错了。片子里的出现但没提及的小眼睛汪洋其实混的也很不错。
呼声最大的往往是最先妥协的。
很赞!美国首映的时候Simon老师就推荐了,今天网络上有特意去看了一下。看到片尾毕业合唱的时候没忍住就哭了,两年后自己也将从这里毕业,骄傲和感伤,这里真的是一个美好的地方。大一时开学典礼唱《常青藤之歌》,老师说要珍惜唱校歌的机会,大多数人可能只有两次机会可以认真唱,开学和毕业。
地点:华盛顿的德国文化处。散场后听吴导演的观众问答,了解前因后果。吴导思路清晰,英语表达到位。